十一连队的秋收先一步结束。
天气给力,晒场的小麦很快晒干,一袋袋小麦过磅上囤,收进粮仓。
最后得出了总收成。
谭小絮开垦的这六千亩地块,原本熊场长给她的任务粮是平均每亩最低五百斤 ,六千亩总任务三百万斤。
但最后结果出来,总产量达到了6582437斤!
将近六百六十万斤。
翻了一倍还多。
得到最后的数据,谭小絮悬着的心落回肚子里。
她知道,自己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农业史,把亩产一千斤,提前了几十年。
这样一来,国家早点解决粮食问题,也能早点投入工业建设。
也许能早一步走上工业强国的道路。
工业强大了,进一步推进科技强大。
国力或许会有全方位提升。
所以,她大胆的想,在这个世界,也许自己就是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呢?
很快,经过师部和胜利农场两边开会讨论,对这批优质小麦的去向问题也做了部署。
十一连队产出的这六百万斤小麦,当然不能作为食用粮上交国家,而是作为种子,分配到各农场。
其中,胜利农场自己留下一百万斤作为种子。
剩下五百多万斤,全部被打上特殊标签,送往火车站。
这批种子,被兵团总部命名为“胜利一号小麦种子”。
铁路方面专门开辟了一趟专列,运送这批珍贵的“胜利一号”到二师兵团总部。
许多地方的人听说二师兵团出现了亩产一千斤的小麦,都大老远过来要种子。
所以,这五百万斤小麦,全成了香饽饽,一斤都不敢随便往外给。
兵团当然要优先给自己留一部分种子。
但兵团农场太多,也不够分。
一层层分下来,其他兵团有些连队,最后只得到了十斤,都不够种一块地的!
但也没办法,只能先种着了。
十一连队的小麦被拉走以后,十连队那边的小麦,也都入了仓库,陆陆续续被运到粮仓。
两个连队的小麦都提前收割完成,但其他连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