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问小英,你姐姐住在哪里?她既知道你的消息,为什么不来看你,却让你去找她?
小英说,姐姐嫁的那一家就住在太平县。因为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孩子又小,走不开。所以才想让她过去,姐妹相见。
听起来好像是有点儿道理,但是戚继光却总之隐隐的感觉这里面有问题。自幼分离、多年没见过面的姐姐,怎么会偶然知道她的情况?
小英亲生父母、继父、继兄,都死了。这世界上除了我,她哪还有其他亲人?就算真有那么个姐姐,按照她讲的,姐姐被卖的时候,她不到十岁,她姐姐也不会超过十四岁。
明朝法律规定,女孩子长到十四岁就可以嫁人了。她姐姐若是超过十四岁,就可以公开找婆家,让婆家掏钱帮忙给她爹治病。也不至于把人卖了。
到现在过去十几年了。女大十八变。度过了青春期,女孩子身材容貌改变巨大。就是亲姐妹,这十几年没见过面,猛然相遇,恐怕也很难认出彼此吧?
更何况还不是姐妹俩亲自见面。而是姐姐偶然听说了她的消息。她从哪儿听说?从谁那里听说?谁又能知道小英的身世?
小英的混蛋哥哥张胜死了,父母都没了。我不往外说、王娟、翠翘、春香、云岚不往外说。别人谁知道陈小英?
再说她姐姐还得在家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年幼的孩子,连门都出不了。难道是从街坊大娘那里听到的消息吗?这不是笑话吗?
“小英,你知道姐姐家的具体地址吗?”继光问小英。
“知道。信上写的很明白。”
小英取出一封信,继光接过来展开。写信的书法很一般,还没有继光的字好看。戚继光一直认为自己是武将,写的字能认出来就行。现在看这封信上的字,他瞬间有了自信。
信上的内容也简单,就是说姐妹俩多年没见面。当姐姐的偶然听说了妹妹的消息,十分想念,盼望着能见上一面。但是自己有困难,有老人孩子缠身,走不开。请妹妹千万来一趟。
后面列着详细的地址,太平县哪条街道哪一家。附近有什么特征,大门前面有什么标志。甚至连来了之后怎么叫门都写的一清二楚。
后面写了姐姐的名字,陈爱英。她叫陈小英、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