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昀皱眉:“坡脚老道?难道是两百年前青山观观主松鹤道长?”

    其实今日这一出是突然发生的,事先并未跟林怀瑾通气。

    他之所以会主动站出来接话,纯粹是猜出摄政王和小皇帝的心思。

    因为摄政王之前就说过,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向谢妙仪提亲。

    而这个时机,与一介白丁说是没有用的。

    当时林怀瑾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

    因为摄政王想在朝堂上光明正大提起此事,只有站上朝堂,才有资格参与这件事。

    如今摄政王问出这种话,林怀瑾更加确定自己猜对了,气定神闲道:“回王爷,微臣不知,义父义母也不知。只是当年义妹出生那日,有一坡脚老道上门讨水喝。谢家好菜好饭招待,所以那老道便多嘴一句。他究竟是什么人,无人知晓。”

    “那老道可是须发皆白,左脚微跛,常用一根苦竹杖,身背一只七宝葫芦?”萧昀再次开口。

    “微臣隐约听义兄说过,好像是这么回事。”

    萧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当年皇兄为本王找的高人,便是两百年前青山观观主松鹤道长。看来给本王批命的高人,与跟谢氏女拼命的道长竟然是同一人。”

    林怀瑾也恍然大悟:“那看来是天定的缘分。”

    魏珩早就看出这两人在玩什么猫腻,最后忍无可忍:“松鹤道长要活到现在都快三百岁了吧?”

    前朝末年,有位道长行侠仗义,悬壶济世,很受世人尊崇。

    再加上他精通卜算,被很多穷苦百姓奉为半仙,当时几乎所有的起义军都想招揽他。

    可惜此人闲云野鹤,行踪飘忽,谁也找不到。

    据说太祖皇帝有一回兵败被敌军追赶,前面江水湍急,后面追兵来势汹汹。

    眼看着穷途末路,正是那松鹤道长突然出现一拂尘挥退江水,太祖皇帝才能成功渡江卷土重来。

    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后,曾想请松鹤道长出任国师。

    但此人淡泊名利,宫中小住三日,留下一纸谏言后飘忽而去。

    这些年,民间一直传言他还活着,也曾经有不少人声称见过他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