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话刚说出口,杜松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草原上向来不讲究礼仪尊卑那一套,草向来信奉强者为王,适者生存。
对他们而言,如果忘了祖先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繁衍生息,那么忘了也就忘了。
反正祖上又没出过什么显赫人物。
难不成让他们打着恢复祖先荣光的旗号,挥师向东,寻找曾经失落的草场?
几百年前他们是大汉手下败将,现在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大吴的对手呢?
别忘了,这中间还夹着草原如今的霸主 —— 突厥。
段晓棠并不特意纠正杜松的说法,别说几百年,几十年前、三代以外的事,她都不知道。
摊开双手,无奈地说:“反正大秦就这么灭亡了,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西方的罗马灭亡了,但东方的“大汉”一直存在,只是对外的名字在不断地变换罢了。
吴越拉回正题,“这和我们说的事情,有何关联?”
段晓棠笑了笑,神秘地说:“当然是因为铅啊!”
“所有人都认为罗马的灭亡是由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直到后来,有人意外发现罗马人的尸骨中,铅的含量异常偏高。”
这种行为,可能涉及亵渎遗体,为时人无法接受。在其他几人不解兼震惊的目光中,段晓棠赶紧描补,“只是偶然发现得,这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反正我做不到,婉婉也一样。”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仪器。
段晓棠感慨道:“在东方一汉当五胡的时候,罗马帝国的国民却集体中毒。”
“他们不直接服用铅,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铅。他们的厨具、餐具,甚至城中的水管,都是用铅做的。他们不曾直接服毒,但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血肉都受到了铅的影响。”
段晓棠总结陈词,“国民身体素质都这样了,可以想象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天水赵氏和齐王府集体“服毒”,或许还要加上一部分联系紧密的长安高门。这种事已经足够超出吴越的想象范围了。
但从未想到,天下的另一头,居然有一个不亚于汉的伟大国度,因为铅毒而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