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玄幻魔法 > 成道天书 > 第90章 须弥芥子(1/4)
    石中引导法海修习天道,只是在意喧天道师之责任所在,他不是个愿受羁跘的人物。大自在逍遥天道成就方是其目标。

    而法海自从得石中解除婴鬼怨气,又传了一套天地鬼修超度生灵之法,早已种下佛根,与佛门缘法自结,虽然经数世托转,却是慈善良智依旧存在,若不是与白素贞的恩怨过于纠结,他成为一个金刚罗汉正果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在那一世险入了魔道去。

    现在石中教练法海天道法则,法海集道释儒三家道通晓理念,以及诸世杂学智慧在身,单说是做个喧天道师,只在早晚的事。

    法海于修行天道法则力量间,也将久远以来的灵魂拷问式疑惑向石中提及,问询请教须弥芥子空间事,望他恩师石中给予其解悟真性释意。

    石中穿行往来历史长河,遨游九天十天,三十六重天界,视四海八荒,寰宇天下为风景名胜之地,于须弥芥子事自有解悟真知在。

    所谓须弥芥子,乃是一个佛门语句,识海存在之意思,就是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以此来比喻,小中也有大自在,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之意。

    佛门《维摩经不思议品》有言释:“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须弥山,本是神话世界中佛门境界名山,在佛修宇宙观中,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

    而芥子,则是一种微小的植物种子。须弥芥子的意识观念,专用于说明佛修宇宙世界观,即大小无碍,小亦容大自在,法门境界具体真性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此外,须弥芥子常被用作形容儒家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在唐时有一江州刺使,名曰李渤与和尚智常禅师的一段对话,便是一个着名的关于须弥芥子的典故,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大小无碍的深刻哲理。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大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想想小小的一粒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不是蛊惑众生么!?”

    智常禅师闻言,笑问李渤道:“读书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有这么回事?”

    李渤一派得意洋洋道:“当然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