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其中真意是:“心中崇高品德行为之容貌形态,是由道来决定的,惟有道是顺从德的。道作为一种存在的道理实质化物形态,惟恍然惟惚惚,是恍恍惚惚不真切的。而恍惚之中有其形象在,恍惚之中有其实质存。在其深远幽暗之中,其精所存在。其精至真至切,其中有其信念。从古到今,其名从未消失去,以此好叫众生皆能看到万物之祖。我怎晓得此乃是万物之祖状态的呢就是从此处而来的。”
石中于静谧幽深的太虚静地内,盘膝端坐。在那块已然平滑如镜的巨大石之上,他双目紧闭,神色自若而沉稳,脑后神轮光华内敛去,乍一看,仿若道观寺庙中的一尊石像般,落处在那明镜里,庄重玄冥又幻影如图。
此一时彼一间,时空长河依旧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各时空线上故事依然不停演绎。寰宇天下之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石中却仍是纹丝未动,自沉浸在《道德经》的参详观想感悟之中。入了冥冥玄奥。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节,以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阐述了“道”与“德”的关系,以及“道”在万物生成与运行中的核心地位。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中获得了诸多感悟。
首先,老子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之语,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修者开启了“德”与“道”本紧密关联着的大门。
“孔德”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代表着修者内在崇高之品德或伟大之德行操守。有“容”乃大,恰似那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呈现出纯净而美好的一种玄妙状态。
“惟道是从”则恰似一条明亮的指引线,清晰地表明出大德之士的行为与态度皆如磁针般严格依循“道”之准则。
由此,修者犹如被醍醐灌顶般,不由不领悟到,真正的品德涵养,绝非孤芳自赏的花朵,而是须与宇宙之根本规律——“道”紧密相连的藤蔓。
唯有谨遵“道”之指引,修行者的品德方可如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