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玄幻魔法 > 成道天书 > 第172章 道无常名(1/6)
    石中返璞归真状,静坐于太虚静地,沉浸在观想参详《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节的内容之中。

    意识海里那座早已存在的知识宝库,敞开着智慧的大门,任由他畅快地捡拾,老子《道德经》中犹如繁星闪烁,星星点点玄奥又玄妙的天道力量宝藏。

    所拾取之“道”法力量宝藏,星光汇聚,成具为一位朴素无为的智者形象,由虚无世界里,输出毕生所学于他脑海心灵。

    这一切,默默地遵循着自然规律,强调着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对于如他一般的天道修行者而言,此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天道修行道途关键环节,天道授法,其玄宏大,寂静无声。石中水涨船高,修为自是突飞猛进,一路畅爽无阻。

    一点通,百问自明,万法归一,天道有成。而“道”的无名无状和朴素自然。乃老子“道”之玄奥,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

    虽然影响微小,却无法被寰宇自成所征服或主宰。修者如能遵循“道”的规律,无论大者治理天下,万物管制,小者心境脉络运转,皆会自然归顺于道。

    天地相合,甘露自降,润泽万物,这种自然的现象,即“道”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之体现。

    圣人老子强调,万物兴起时会有名称和制度产生,但这些名称和制度应当有所制约,明白其限制,才能避免危险。且更易于修者主控。

    老子的思想,千古远来,却仍然保持着具有着深刻的万有指导意义。

    时刻提醒修者,在快节奏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要保持的谦逊和节制,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红尘世间事物的发展走向。

    要知道,自己的真我限制所在,守住于此修行道场的本分,才能在生活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影响余生。

    老子的思想,不仅仅只是强调内心的一种自我平衡和顺,更多的在于使修者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即天道合一,宁静致远。此间种种,对于现代个人而言,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生活的指南。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