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 第235章 一家人(3/6)
于蒙古人来说,他们就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去硬拼了。

    退回漠北之后,他们现在连生活用的铁器都造不出来了,生产力水平迅速的退化。再加上大明严禁茶叶、铁器进入草原,对蒙古人来说就更为困难。

    水草丰美的漠南被大明牢牢的掌控,蒙古部族试图南下必然受阻,只能在苦寒的漠北辛苦的熬着。

    “这一趟回来,老将让他们回去养老。”老朱就开口说道,“劳而无功,这一趟正好也让他们离远些,你在老家给他们修个宅子。”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老家的人就让他们回老家,其他地方的也让他们各自返乡,不该全都是在咱老家,对不?”

    老朱也没反对,现在朝中的这些勋贵,也不见得全都是淮西人,不见得就全都是凤阳人。

    看老朱不反对,朱允熥继续说道,“到底君臣一场,他们也为我大明立下不少功勋,建宅子不说,还得给他们足够的场面。”

    老朱沉默后才说道,“也好,那些不遵法纪的,咱早就给收拾了。现在留着的这些,也都是有功、本分的,是该给些体面。”

    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这也是无数人的梦想,哪怕这些勋贵的功绩等等在家乡那边早已传遍,不少亲戚子弟也跟着受惠,可是这些勋贵功成名就后也鲜少能够回到家乡。

    现在既然是告老了,那就让他们风风光光的回老家,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一些功绩。

    更何况落叶归根,这也是无数人根深蒂固的一些梦想,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些基因。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那我回头就让礼部的人去办好这些事情,不能是读书人考了个状元就要建牌坊旌扬、表彰,武人建立偌大功勋也该褒奖。”

    对此老朱也没有什么意见,也不觉得这么做有太大的负担。毕竟褒扬这些事情,有些时候就是惠而不费的,实际上不会让朝廷有太大的负担。

    “既然如此,那就多做些。”老朱笑了笑,说道,“此前咱也给一些勋贵的父母追封了,你看看可还有遗漏的,若是有也给追封。”

    追封这样的事情,实际上看似也是惠而不费,确实不会让朝廷增加什么负担。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也算是终极梦想了。

    惠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