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贪心不足(2/6)
在的时候没少补贴,朝中文武都习以为常了,现在依然惦记着。”

    内帑有钱,这一点很多人都心里清楚,因为每年朝廷都需要拨一定的款给内帑。

    再加上各地的进贡,或者是一些皇室的营生,包括征战四处的时候有着一些战利品,都有一部分都是进入了内帑。

    徐妙锦也说道,“臣妾多少也是听闻了些事情,国子监那边时常报来一些学子生计艰难。这里头可能有真有假,多是指望朝廷出力。”

    朱允熥有些纳闷,也有些不高兴了,“这是怎么回事?国子监这些年朝廷没少拨款、扶持,不少学子也有朝廷拨的岁禄等,怎么还是生计艰难?”

    徐妙锦无奈说道,“还不是指望红仓嘛!此前皇祖母定下良策,扶助一些寒门学子。只是近些年来,有些人怕是动了歪心思了。”

    红仓是马皇后当年定下来的仁政之一,是她想要救助一些读书人的家眷。

    毕竟读书也需要成本,很多人看到的是好处,看不到的是一人脱产读书,全家人咬牙支持。

    此前红仓会收购一些士子家眷缝制的衣裳、丝绸等,或者是安排一些浆洗的任务。这些也足以使得一些读书人家的女眷有个营生,可以咬牙坚持。

    徐妙锦说道,“臣妾前些天去看了,收回来的好些东西有些残次。”

    朱允熥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了,这就是明摆着有些人在贪墨好处了,是盯着红仓做生意了。

    红仓的规定很简单,就是给士子的妻女安排一些针线活等等,她们可以拿到一些相对市面上更高的报酬,也不用担心原材料等等,朝廷会给,她们是‘代工’。

    但是现在变成一些人明明不需要做这些事情为生,但是也不愿意放弃这些‘白捡的好处’,她们可以以次充好,或者是直接占着名额将事情分包下去。

    没办法啊,她们是读书人的妻女,就是有着这方面的好处,这是朝廷的恩典,一般人想要得到这样的机会都不行。

    徐妙锦继续说道,“要说开国三十年了,不说人人富庶。只是殿下也知道,读书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要说有功名的都是大富之家,臣妾觉得也太过,不过多数家境还算不错。”

    朱允熥慢慢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