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讨论,一起研究出来的。

    更何况最近两年,周楚都在西藏,更谈不上对杨盛斋的教学了。

    但杨一清可不这么认为,杨一清很清楚,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倘若不是周楚,自己的这个孙子纵然对格物学再有天赋,也走不到现有的道路上,最终不过是泯然众人罢了。

    所以杨一清对周楚的感激是实实在在的。

    “夫子此言差矣,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数千里马,正是因为没有识得他们的伯乐,骈死于槽枥之间,实在令人可悲可叹,倘若没有夫子,在下这个逆子绝不会走上如今的道路。”

    杨质庵虽然上不及自己的老子,下不及自己的儿子,但再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言语之间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

    杨一清看着自己儿子说的这番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虽说自己的这个儿子没什么太大的成就,却也不曾为自己惹什么祸,而且平日里待人接物,从未出过错,这一点杨一清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两位谬赞,快请进吧,在下让人准备了酒宴。”

    周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