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哼了一声,自言自语。

    “反正皇上是派我来议和的……”

    【在虎门要塞失陷后,琦善担心英军攻克广州,再也不敢坚持立场,在接下来的谈判里接受了英国人开出的所有条件。】

    【由于这次谈判是在穿鼻洋上进行的,史称《穿鼻草约》。】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割让香港本岛及港口给英国,清政府对香港商业应征收的一切正当捐税按在黄埔贸易例交纳。

    赔偿英国银六百万,其中一百万立即支付,余数按年平均支付,至1846年付清。

    中英两国正式交往应基于平等地位。

    广州海关贸易应在华夏农历新年后十日内开放,等等。

    琦善拿着这份草约,沉默良久,对着一旁的广州知府道:

    “你来用印,用你的官印。”

    “啊?”知府愣住,过了好一会才道:

    “大人,不是应该用您的钦差印吗?下官也代表不了大清啊。”

    琦善怒道:

    “马上用印,不然就免了你的职务!”

    知府连连摇头,极力推脱。

    开什么玩笑。

    区区一个知府,用印代表大清?

    那是要杀全家,不,九族的!

    琦善大怒,一拍桌子。

    “混账东西!”

    琦善赶走了其他人,有些迟疑。

    很快,他就下定决心。

    “只能两头骗了。”

    道光皇帝的底线就是恢复以前正常通商,割地赔款想都不用想。

    那么对道光皇帝这边,琦善的想法就是——骗。

    他打算告知道光,大清把香港给英国人作为居住地,就好像葡萄牙人在澳门那样。

    至于赔款嘛……

    琦善的想法更简单了,尽量磨,磨到一百万两以内。

    然后利用两广总督的职权,苦一苦两广百姓,用几年时间悄悄搞定,不让道光皇帝知道。

    这听起来似乎还挺难的,但别忘了琦善的上面有人——军机大臣穆彰阿。

    穆彰阿只要点头,这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