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他,难怪我说这么耳熟呢。”

    “他在湘阴是吧,离长沙也不算远,就几十里。”

    “快,本官这就修书一封,你立刻派人去请他入城!”

    陶澍倒也就算了,能得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赞许,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张亮基或许会觉得幕僚的话有些夸大,但绝对不会质疑两位大清总督的眼光。

    一位执意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一位盛赞其是绝世天才。

    这种怎么可能不是人才?

    但也并非就没有人反对。

    另外一名幕僚道:

    “巡抚大人,这左宗棠就是个举人,还是搜遗举人,能济得了什么事?”

    大清官场,得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不,至少得二甲进士出身以上,才能算是正道。

    举人?

    那属于歧视链底端,哪有人看得起?

    张亮基大怒,胡子都吹了起来,喝斥道:

    “你去让林则徐林公夸你一句试试?娘的,林公要是但凡能给你一个‘善’字,本官都能让你来组织长沙军务!”

    “成天聒噪不休,主意没得一个,滚一边去!”

    湘阴,左家。

    四十岁的左宗棠,正坐在自家书房之中,手里拿着一本书,一边品茗一边读书。

    虽说并没有得中进士,但靠着陶澍和林则徐两位官场顶级高官的赏识,还有过去当书院山长的经历,再加上举人老爷的身份,左宗棠在物资这方面自然是远超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