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月后,当徐老汉家买了马车这事儿刚刚平息了没多久,徐达带着人来贴征徭役的告示的事儿,犹如一滴清水滴入了滚烫的油锅中,在三山村炸了锅。
天爷啊,这货居然还能当上官差?!
跟着他一起来的,还叫他什么,班头儿?
还是个头儿?
徐达,徐老汉家的大儿子,徐大赖子,赌博赌的差点儿家破人亡的那货,居然做了官差?!
赵里长,徐村长,狠狠的瞪着自家的大儿子,你们居然连徐大赖子都比不上?!
徐达,终于在他爹娘生出他三十多年后,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众人还未从徐达居然带队征徭役这事儿中缓过劲儿来,没几日功夫,里长便集合了报上名儿的人,又重新把徐达介绍给了大家。
“咳咳,这个,徐头儿,大家也都熟悉哈,这个,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反正你们好好干,咱们村里出去的,徐头儿也会照应的。
此次咱们这做活的地儿呢,离安远寺不远,原本呢是不能每日回来的,但是徐头儿跟咱们县太爷请示下来,特许,咱们能日日回家休息,每日辰时初刻上工,酉时初刻下工。这个,中午要是要吃干粮,就自己带点儿。
别的也没啥了,反正自个儿看好时间,服役期间不能请假,如果实在有身体不适的,家里得出人来顶替。这个本也不可以的,但是也是徐头儿给咱争取的。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工具,对了,工具你们都自己带好,一人一个铁锹一个钉耙,必须带,衙门不提供啊,明日准时在这儿集合,别忘了!!行了,散了吧!!”
里长说散,可也没人散啊,三山村百来家人家,近百号人,把徐达围了个密不透风,有拍马奉承的,有说多多照顾的,还有问能不能问衙门借工具的,话里插话,让徐达不知道先说回哪句好。
直到徐老汉看不下去,这才挑了个大石头,让徐智扶好自己,站了上去,“大伙儿静一静!!静一静!!”
本来,徐老汉说静一静,谁听他的啊,村里多的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抬杠运动员,但是如今徐老汉他不是徐老汉了,而是徐达,徐头儿的爹了,既然他说静一静,那大家就都停下来,听他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