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来户,在牧春庄和别的大庄子,干了这些时间的活,有幸运些的,还直接被收去了斓云记,所以除去吃喝,他们多少还是剩了些钱的。
外来户们手上有了点儿铜板,甭管什么被褥衣服,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不管价高价低,那也都得添置。
外加牧春庄又不计成本的绕着县衙,开了一圈的铺子,那些铺子也是吃穿用度,卖啥的都有,所以那一圈的三四条街,来往的人比别处要多上不少。
沛丰县原先做生意的人家就不少,人家眼看着隔壁几条街上人流多了,有心思活的,便也重新开起了脚店,摆起了摊子。
很多人家的铺子原本就是自家的,开着也不用店租,女人孩子看店,男人出去做活,保本增收两不误。
他们也是寻思着,反正铺面是自家的,万一没生意损失也不会太大,可万一有生意,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点儿菜钱,试错成本也不算高,何乐而不为呢?
这么折腾了半年下来,牧春庄开的那一圈铺子,居然带动了边上好几条街,渐渐倒也有了几分从前沛丰县热闹的模样。
而且最近县城里的人都在说,蒋县令在如皋定的两艘往来京城的班船,马上就要下水了,听说过了正月就要正式起航去京城了!
再加上崔都头年前就带着人开始整修已经废弃了不少时间的城南码头,所以沛丰城里不管是做大买卖的,还是做小生意的,最近都想着赶紧的搞个什么买卖,先把坑占了,别到时候沛丰真的热闹起来了,他们都没地儿占坑去!
还有好事者,说自己家的大姨的姑子的婆家三弟的媳妇的娘家弟弟在县衙做皂役,说是蒋县令最近还招录了一队民壮,以后就专管他们沛丰县码头上的事儿。
那一队民壮的班头儿,就是以前漕帮万帮主的儿子,那老万打仗的时候成了个残废,所以蒋县令有意提拔他儿子,给他个正规路子走。
不过还有八卦者说,不是的!因为那万帮主是人家万仁义万捕头的亲戚,那班头儿跟万捕头的职位一样,是花钱买的!
那人家就不服气了,说你放屁!万班头就是蒋县令提拔的,万捕头的亲戚是董家,两个万那就不是一个地儿的!
说买的那个也不服气了,说你那消息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