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认识不认识,定金多少都得收一点,要不然,这货做出来,万一洋商反悔了,这小兔子恨不得端在外头的衣服,放在大乾朝也没人穿啊!那他们岂不是损失就大了?
“这洋商渐渐也多了起来,但是洋商坏的也不是没有,做生意的确还是得小心着些。”春丫说这话的同时,脑子里却又冒出了别的设想。
司徒若梅立刻点头,“之前咱们就听卢夫人说过,以前他们裴家也不是没被洋商骗过,洋人狡诈着呢,咱们的确该当心点儿。”
其实说到狡诈,这玩意儿也不分人种,洋商付了定金来大乾订货,其实风险也挺大的。
所以一般他们认准了哪家商户,基本就在哪家商户订货,也很少会换人家。
现在洋商唯一能认的,就是暂时还未更名的市舶司发出来的台账册子。
但是市舶司在认证资质的时候,一般也只能以书面的一些资料,比如缴纳税款的证明,或者是县衙出具的一些文牒之类的来验证海商的资质,特别是外地来的,这实际规模到底如何,的确是很难认证的,所有这里头漏洞是很大的。
加之海贸的货物,不可能像平时上街买东西一般,今天买一件,明天买三斤。
一般一次海贸交易,少则几千两,多则十数万两也不是没有。
所以几乎每次交易,洋商担心被骗钱,本地商户担心被骗货,双方都要玩一把心跳。
大乾朝这地儿连电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跨国银行开个信用证啥的,这往海外淘金,是勇敢者的游戏,这话是一点儿都不假的。
“春丫!!想啥呢?!跟你说话呢!”梅姨娘用手在春丫眼前晃了晃。
“啥?!”春丫这才收回了她那飘了几万里的思绪,“梅姨娘问我啥?”
“我问你,你这回回来,是又想到了啥买卖吗?”梅姨娘无奈又问了一遍。
春丫摇头,“不开新买卖了,我怕我表姐夫忙不过来,我那堂姐是我的管家婆,这回回去,因为三角账太多,差点儿挨了她的揍。”
这小笑话一讲,立刻引得梅姨娘和司徒若梅咯咯咯笑个不住。
等两人笑停了,春丫才继续说:“买卖是不打算开新的咯,但是得求人买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