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他就要进京述职,到时候如果这俩宝货能去京城赶考,他就带着他们一起去。
如果不能那就算了。
反正徐达这种写字都要皇帝督促的人,也没资格骂孩子考学没考好。
先生说的比较含蓄,说是世子年纪小些,答的有些错漏也很正常,张家旺基础虽然一般吧,但是脑子还不错,希望还是有的。
“我怎么听着,好像两个都不咋样啊。”春丫蹙眉道。
不过这事儿关慕青还是比较乐观的,“判卷还是得看考官,我倒是觉得这回皇上派来的主考官,还是比较开放的,相对来说,更愿意接受一定程度内的,不一样的想法观点。
现在也不用想那么多,能不能去京城,下月放榜就知道了。如果不行,下回再来嘛,反正也就等个一年多。”
春丫也说:“人生在世,失败是常事,你们瞧我那玉米土豆种成那样,我都没在意,你们也别想那么多,反正你们俩到底有没有听人说话?!”
正在低头闷吃的两兄弟抬起头来,嗯嗯嗯嗯个不停,说是知道啦,大家赶紧吃饭吧,不用为他们担心,他们自己也不怎么担心哈!
行吧,只要他们自己心够大,那老徐家里的人,也没空操心他们,孩子大了,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
不过老张家的人,却紧张的很,还想要拉着关慕青多问几句,却被文外婆喊回了家,说是问来问去那几句,还不如让小关好好跟俩孩子说说会试的注意事项。
被文外婆这么一说,老张家的人拔腿就走,反正耽误啥,都不能耽误人家辅导他们的宝贝蛋。
接下去的日子,俩考生基本还是按部就班,该吃饭吃饭,该念书念书,全当自己过了乡试,过了年就要进京赶考。
而春丫和张大夫则举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募捐活动,钱不要,就要粮。
稻子麦子,豆子高粱,番薯南瓜,反正只要可以吃,可以种的,那都可以捐上来。
牧春庄捐了五千斤的番薯,二十石的稻,大衍庄同捐。
董家的庄子,捐的是麦种豆种和高粱,各二十石,裴家同捐。
另外还有些员外富农,官家文人,等等之类,多少也捐了点,加在一起倒也有不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