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使用炸药过于残忍,违背了仁义之道;也有人称赞他果断决策,拯救了无数百姓和士兵的生命。彭渊对此并不在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为了大义,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
一天,彭渊正在田间劳作,一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皇帝的诏书。彭渊心中一紧,他不知道这份诏书是福是祸,但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将坦然面对,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一天,彭渊正在田间与百姓一同翻整土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粗糙的锄头在他手中挥舞,动作娴熟而有力,丝毫不见身为将军的架子。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宫廷使者匆匆赶来,神色凝重,手中捧着明黄色的诏书,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彭渊停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上前跪地接旨。使者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彭渊将军于战事中立下奇功,然其所用手段亦引朝堂争议。朕念其初心为保家卫国、护佑百姓,特宣彭渊即刻回宫,入朝面圣,共商后续之策,钦此。”
彭渊谢恩后起身,望着手中的诏书,眉头微微皱起。百姓们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那位白发老者焦急地说道:“将军,此番回宫,吉凶未卜,您可要小心啊。”彭渊安抚地笑了笑:“老人家放心,我既问心无愧,便无所畏惧。”
回到都城,彭渊换上朝服,踏入那庄严肃穆的朝堂。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旁,气氛凝重压抑。彭渊刚一踏入,便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目光,有赞赏,有质疑,更有敌意。
“彭渊,你可知罪?”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发难,他向前踏出一步,手指着彭渊,义愤填膺地说道,“你使用炸药,手段残忍,致使生灵涂炭,违背了我朝以仁义治天下的祖训,此罪当诛!”
彭渊不卑不亢,拱手答道:“大人,战场上生死一瞬,彼时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将士拼死抵抗,若不使用炸药,我军必将全军覆没,百姓亦将惨遭屠戮。在下此举,实乃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了保家卫国,何罪之有?”
“哼,强词夺理!”又有一位大臣冷笑着站出来,“你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战功,不顾天理道义,如此行径,如何能服众?”
就在朝堂上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