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决制止转院。我怕,你们也不要说我们是亲戚关系。我只能透露这么多了。”
于是,出现了坚决要求转院的。
局里过来人做工作,说县医院设备好,药品齐全,人员素质高,一句话,县医院尽是优点,不应该听信谣言,暗示转院是死路一条。
但是,根本就没有 说服力,老百姓的回答经常令局里领导哑口无言。
其实,在局里,也有另一种态度的,认为不应该下行政命令,让病人自由选择,这种观点迅速被扼杀了。
这群人还注意到,勐养医院水平最高的还不是宋瑾之,更不是曹国峰,而是几个年轻人,只是,他们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持,不敢下结论。
邱建国父亲的病情越来越好,邱建国脑子里,功臣有两个,一个是宋瑾之,一个是曹国峰。
曹国峰的中医真的很厉害,每天吃两剂,病情一日好似一日。
但是,邱建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局里把病人都集中在县医院,但是邱建国的父亲还住在勐养医院,局长找到邱建国了,“回来算了!病情怎么样了?”
“还处在少尿期,没有完全恢复。”
“据我所知,每天已经有2000毫升尿量了。”
“还很危险呢,接下来就是多尿期。”
一句话,邱建国副局长是不愿意把父亲送回县医院的,好不容易找到了治疗方法,现在要放弃,万一出问题呢?
但是,局座也是有苦难言的,他要保证其他病人的生命安全,就必须这样做。
“折中,来一个折中的办法,把宋瑾之借到县医院,主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这样,你放心了吧。”局座的大局观很强,他这种办法很好。
“好吧。这样,我也无话可说了。”邱建国点头同意了。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县医院的人听说请宋瑾之到县医院主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就好像吃了一只苍蝇。
但是,又不好反对,局里做了决定了,也只好执行。
再说,即使反对,也找不到理由啊,事实摆在这里,你们县医院没办法诊断的病,宋瑾之诊断了,钩体病,你们各医院都大量死人,唯独勐养医院死人很少,这都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