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好酒。
秦耕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赶忙摇了摇头,对他们说:“你别这么看着我啊,我们家可不是什么供销社,哪来那么多酒给你们喝!”
他这话说完,却立刻引来了昌岳西的反驳。
昌岳西笑着说:“你家不是供销社,但你岳父家可是的呀!”
徐老三管理供销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徐老三既然掌管着供销社,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和家人。因此,大家都心知肚明,徐老三没少吃供销社里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徐老三占了不少便宜,但没人去指责他,甚至连场长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 原因很简单,因为徐老三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勐养农场的物资供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几乎每年都是景洪供销系统的先进典范,而他最厉害的本领就是能够弄到计划外的物资。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能成功获取到计划外物资的人,绝对是备受众人追捧和欢迎的。
昌岳西这样的老医生,很早就成为了徐老三的好朋友,原因很简单,他有求于徐老三。
秦耕并没有起身,而是说道:“时间已经这么晚了,今天就不喝酒了吧,明天可不是星期天,我们还要照常上班呢。”
实际上, 秦耕家里还有不少的美酒,他还留存了一部分茅台酒,打算将它们收藏数十年之久。
他期待着这些茅台酒在几十年之后,增值到每瓶价值数万乃至数十万元之时,再将其取出向他人炫耀一番。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难事。
昌岳西听后思索片刻,觉得秦耕说得不无道理。如果让秦耕回家取酒,一来一回就得耗费半个小时。如今时间已晚,确实不太适合继续饮酒了。
这时候,王国平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开口说道:“对了,邹晓渔,你今天不是得了两瓶傣族老爹自己酿的谷酒吗?快拿出来大家一起喝了吧。”
听到这话,邹晓渔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故作无奈地皱着眉头道:“哎呀,做你的同事真是倒霉,这都被你发现了!不过这酒可是我留着给我老婆过生日用的呀,我家里的酒,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