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和秦耕回到了勐养农场三分场九队。
这里是刘恒过去的家。
一晃就是20年,刘恒他们过去的房子也荡然无存,变成了茂密的橡胶林,木桶粗的橡胶树正在流着橡胶汁,洁白和牛奶一样,一滴一滴不急不缓流进套碗里。
沧海桑田啊!
20年时光匆匆!
虽然刘恒现在位高权重,这20年里,从一个普通职工走到了人臣极品,但是,他最快乐的时候还是在九队的那段时光。
时光匆匆,这里变了,原来的大森林已经变成橡胶林,在九号山深处虽然还有大片的森林,但是也成了保护区,每天有巡逻队在里面巡逻,再也不可能在那里打猎了。
但是,刘恒和秦耕还是决定进一次山。
他们知道,来一次九队,一生中也是有次数了,刘恒出行兴师动众,他也不可能摆脱随从,这是纪律。
秦耕自由一些,但其实也不自由,双院士的头衔,超级富豪,他能随意走动吗?
此刻,刘恒身边只留下两个人了,其他的都在汽车车队停放的地方等候。
跟随他的是警卫和秘书。
九队和往日有很大的不同了,看得出来,大部分人已经离开这里,那群知青早已经回城,他们住的房子也变成橡胶林了。
九队原来的队部也不见了,这里原来是老兵的办公场所,队长,副队长都是转业的连级干部。
几栋茅草房安静的在山坡上,门口偶然看到一些反应迟钝的老乡,他们都是支边过来的职工和他们的后裔。
“咦,这不是刘恒吗?”突然从后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警卫员迅速转身,插在他和刘恒之间。
“哟,徐学军!你还在九队?”
刘恒惊喜地喊道,他根本没有想到刘学军竟然没有出去,他曾经和刘恒一起搞苗圃,也是技术岗位,拿技术员工资。
“我盘了3000棵橡胶树,走不动啊。”刘学军有几分自豪。
3000棵橡胶树什么概念?
以一棵成龄橡胶树每天产胶 半斤,一年产胶 300 天计算,年产量为 75 公斤。按照 90年代 价格计算,一棵橡胶树每年的收入为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