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且大张旗鼓的给我300万米金作为奖励。
单拿黄1号作为例子,芥子气的合成原料确实相对简单,主要涉及一些含硫、氯的化合物等。
但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考虑到纯度要求、合成工艺以及规模生产等因素,成本也不会很低。
若仅从原料及基本合成成本估算,不考虑弹体等其他因素,仅芥子气毒剂成本可能相当于普通炮弹装药成本的数倍甚至更多。
从生产角度上看,岛军生产“黄1号”毒气弹涉及多个环节,除了毒剂制造,还有弹体制造、装填、装配引信等。
从岛军当时在本土及华夏东北等地设立的化学武器工厂情况来看,生产一枚“黄1号”毒气弹,需消耗一定的钢铁等金属材料用于弹体,还有引信等零部件。
综合这些因素,参考当时日军普通炮弹的造价,岛军普通迫击炮弹造价可能在当时的几十岛元左右,由此推测“黄1号”毒气弹造价可能在几百岛元。
加上这45年到76年三十一年的通货膨胀,算他十倍应该没啥问题,那就是几千岛元一颗。
昨天……今天咱们缴获的工厂里面各种毒气弹加一块肯定好几万,这一个地方就上亿岛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