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不断蒸发,药材精粹在融合过程中发生着一些奇妙的反应。
当药液转变成固体的一瞬间,这种反应达到了极致,甚至蒸锅都开始抖动。
胡杨林用精神力将那一坨固体震散,低喝了一声“收!”
三颗黑黜黜、圆溜溜,跟六味地黄丸一般大小的丹药飞出蒸锅,完美!
胡杨林用空碗接住药丸,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傲然等待老师的点评。
老师轻轻鼓掌“小胡同学,你的天赋很不错,第一天就炼出了下品养气丹。”
胡杨林脸上的笑容一滞,不可置信的问道:“老师,你搞错了吧,这怎么可能是下品丹药?”
“小胡同学,不要过于谦虚,这三颗养气丹虽然比废丹强不了多少,但是的确跨过了下品丹药的门槛。”
“不是,老师,你看,它怎么可能……诶?”
胡杨林本想反驳老师,还拿出一瓶管委会下发的中品养气丹做对比。
一看别人的丹药是琥珀色的,说出的话又咽了回去。
老师拿过他手里的碗,指着三颗丹药点评。
“小胡同学,丹药发黑的原因是杂质过多。
你也看到了,中品养气丹是琥珀色,杂质越少颜色越浅。
所以上品丹药是明黄色,传说中的极品是白色。”
老师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出他的精神力使用不够细腻。
不仅没有剔除干净杂质,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导致品质下降成丹太少。
另外对火候的掌控、收丹时机的把握也有不少瑕疵。
三颗下品养气丹就在眼前,胡杨林摆正心态,虚心受教。
接下来他反思了之前的不足,谨记老师的指点,再接再励,一连出了三炉废丹……
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按下急躁的情绪,炼丹这事得慢慢来,今天就到这里,收工回家。
指导老师是白天上班,他调整了自己的时间,每天早上来丹房,造完六份药材就走。
下午也没闲着,还要学习炼器。
相较于简陋的炼丹房,炼器房要高端的多,起码像个机械加工作坊。
小型熔炉、小型锻压机、小型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