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院子里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稻谷,梅花三姐妹傻眼了。
“娘,这,这……,我们一会儿就回去。”
稻谷都收完了她们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否则肯定会被人传闲话说她们拖家带口回娘家蹭饭啊。
陈曼白了她一眼,“你走一个试试看,你们回来我才让你堂哥他们回家了。
你们不把这些稻谷全都脱粒完,谁也不准走。”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候科技发展非常落后,给稻谷脱粒也全都是靠人工。
在元朝给稻谷脱粒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掼稻,在平坦的地面放一张大大的竹席,竹席上放一块大石头,拿一小捆水稻在石头上掼打,稻谷会脱落在竹席上。
这么多水稻,让她和唐婉儿两个人干还不知道要干到猴年马月呢。
梅花三姐妹听了才放下心来,对,还要掼稻呢,她们不是拖家带口回娘家蹭饭。
三个女婿闻言也松了一口气,只要有活儿干就行,有活干他们吃饭才能吃得心安。
姜梅花今年20岁,有个三岁的女儿,姜兰花19岁,有个两岁的儿子,姜菊花18岁,去年才出嫁这会儿还没有孩子呢。
就这样,姜梅花三姐妹带着男人和孩子在娘家住下了,几人是一大早过来的。
这会儿陈曼正要做早饭呢,往锅里多加了三碗杂粮和两瓢水。
大家吃了早餐就开始忙碌,唐婉儿几个去割猪草和割番薯藤以及嫩草。
之前囤的这三天都清空了,再不去割,家里的猪和兔子就要饿肚子了。
姜梅花三人才知道原来家里现在养起了兔子,知道家里以后每个月都往福运酒楼送兔子,姐妹仨都松了一口气。
虽然爹和大哥在的时候攒了一些家底,但是家里现在都是老弱妇孺,没点进项以后只能坐吃山空,这会儿知道家里每月都有固定进项她们就放心了。
三人割了一早上,把猪和兔子都喂了才开始掼稻。
陈曼则又开始煮绿豆汤,她煮了一大锅绿豆汤,红糖更是闭着眼睛往里放,红梅心疼得直抽抽。
“娘,够了,够了,多了,多了,放一点有点味道就行。”
陈曼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