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可太好了,分座位就在县太爷的旁边,童子试不用进考棚也算是一大幸事。
也就仅限于此,县太爷的大堂也就不漏雨这一点好处了,大明朝有个规矩,只要衙门没倒就不会花一两银子去修缮。
朱元璋讲究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有个地方办公就行,谁敢干让皇帝心里不痛快的事?
县试一般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策论。
沈毓锦拿过策论题目一看得县太爷这人还挺有意思:“只见策论题目写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这个谢县令真是一个激进的人物,这题目出的有点轴,大致意思就是,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的权力很大,周天子的权威有限,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争斗和国家的不稳定。
这种题能正面回答吗?不能啊!这是直奔着藩王去的,这种话题那是沈毓锦能掺和的吗?
沈毓锦花团锦簇的写了歌功颂德的策论,反正主打和稀泥谁也别想找出我的毛病来,宁肯名次不好也绝对不在政治立场上栽跟头!
考完这场沈毓锦一身大汗,这次只要过了就可以去杭州考试,杭州考试过了沈毓锦就是有秀才功名的人了。
沈荣在家里焦急的等待,别以为童生好考,有的人考到头发花白都没得个童生。
在古代但凡能有童生功名的,放到现代那也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沈荣在坎坷中过了三天,三天过县衙门口大红榜单贴了出来,同喜同贺早早的就在一边等候,大榜贴出来就在上面疯狂找自家少爷名字。
从左找到右终于在第二十三柠的位置找到了沈毓锦的名字籍贯。
同喜同贺二人转身就往家跑,这报喜指定是有油水的好差事,老爷高兴了一人抓一把钱,这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沈毓锦长出一口气,这是有了科举的敲门砖了!沈毓锦决定不在退缩,家里老的老小的太小,没有能支撑门楣的!
在这古代社会没落真就是一瞬间的事,他不能眼看着爷爷这么大岁数还要主持大局!
只有科举才能真正让人看得起,光富可不顶用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是个人都能咬一口!
沈毓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