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的打榜pk。”

    “平心而论,叶知秋《理想三旬》、《东北民谣》这两首歌质量的确高,杨开输了不冤。”

    “不过杨开的确有点可惜,沉寂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得到一首好歌,本来有机会借此冲一线的,结果遇上了叶知秋。”

    “让他直接找叶知秋帮忙写一首不就成了,对叶知秋来说应该不难吧。”

    “业内都知道,叶知秋基本只给华海娱乐和自己工作室旗下的艺人写歌,很少接外面的邀歌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杨开在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了最后两条评论。

    其实作为业内人士,他也听说业内大把一线、超一线歌手向他邀歌,都被拒绝了,因此后面“叶知秋只给自己人写歌”的规矩才传了出来。

    渐渐地,找他邀歌的人也就少了许多。

    但好像仔细想想,好像叶知秋本人没亲口承认过这方面的规矩啊

    想到这里,杨开的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越想越意动。

    那可是叶知秋啊,如果他真的愿意给自己写一首歌的话

    但两人之前没交集,自己也不是什么一线歌手,贸然找对方被拒绝的可能性很大,还是得找个“破冰”的理由才行

    此时,杨开又想起了叶知秋那部没上映的《hello!树先生》。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东北往事》这首歌在发表后,不出意料地第二天进入了新歌榜前五的位置。

    第三天,叶知秋《理想》ep的最后一首歌曲发布。

    依旧是民谣类歌曲,歌名叫做《碎银几两》。

    相比前两首,这首歌平铺直叙的词要直白不少,却让更多网友破了防。

    “偏偏这碎银几两,压断了世人肩膀!”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若不是为了碎银几两  谁愿颠沛流离远离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