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真是他所向往的吗?
反之,要是他按部就班的这样读下去,他或许能亲眼见证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未尝不是另一种体验与收获。
那三四年间,学生基本无人敢惹。
不光城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出去都没人问东问西的。
等到自己玩的差不多了,就提前找份工作,参军、加入建设兵团或是响应号召去做知青,想怎么样都行。
没必要早早把自己拴在单位的小格子里,拿着几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枯燥无味。
单位里头,又尽是些整天积极表现的人,看着就心烦。
就算弄掉了张三,后面还有李四。
心里面想着,王小北也没有立刻决定,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到时候高中毕业,一样能找到工作。
王小北坐在下边,静静听着钱承福的安排。
没过多久,教室便热闹起来,原来是新书到了,自然有一帮同学主动帮忙。
借着这股热闹劲儿,王小北也开始打量起班上的同学来。
这班级拢共有50多名学生,他的座位算是中间偏后。
单从同学们的衣着上,便大致能估摸出各家的条件如何。
毕竟刚过完年,开学头一天,几乎都是穿家里最好的衣服来学校的。
除了有几个人身上衣服带有几个补丁,别的人要不就是穿着新衣服,穿旧衣服的也洗的很干净,与乡下学校真可谓云泥之别。
“哎,钱老师,课程表上怎么不见周六的安排呢?”
正想着,前排有位同学盯着黑板上刚写好的课程表,疑惑地向钱承福提问。
钱承福将粉笔轻轻放回桌上,面带笑意地向大家解释道:“这是上级的新精神,生产要大步飞跃,教育也不例外嘛。”
“从本学期开始,每年的上课周数将由原来的三十八周调整为三十四周,换句话说,以后每周六的半天课程,大家可以不用来学校啦。”
“哇噻!真是太好啦!”
此言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激动得手舞足蹈。
王小北安静的听着。
不单是乡下在飞跃,城里也正经历着类似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