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朝廷也没乱,那些藩王依旧镇守着边疆。
大明稳如磐石!
如此,朝廷就能随心所欲地改革科举,采纳任何儒家学说,甚至任何新兴学派。
读书人骨子里傲气十足,却又最能屈能伸。
在不触及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是最懂得变通的一群人。
时局转换,昔日臣子,明日或成旧朝遗民。
恍然大悟的朱允熥,周身压力仿佛随风而去。
他转身倚靠在塔楼边缘,俯视着贡院街逐渐归于宁静的喧嚣。
他语气淡然:“我朱家治国,旨在兴利除弊,革新图强。”
知行合一,不仅是理念,更是行动方针,不容动摇。
待其深入人心,科举非但不废,反要添新枝,数学、军事、工程等实用之学,皆纳其中。
大明科举,或可成未来仕途的敲门砖。
欲步入官场?
各展所长,欲任何职,必先通过该领域之严格考核。
不谙此道,不懂此行,自无缘官帽。
读书人若志在庙堂,即便心有不甘,也唯有顺应时势,提升自我。
叛乱?
大明立国25年,元蒙余部流离草原,何谈复起?
民心安定,基础稳固,纵有人妄图揭竿,也不过是蚍蜉撼树,未动先亡。
朝廷只需一声令下,许诺凡举报叛逆者,皆可分其土地。
那些所谓的叛军,必将孤立无援,无所遁形。
詹徽见太孙采纳己议,心中喜悦难以言表。
只要朝廷坚定不移,自己便不必忧虑身后落得个乱葬岗的凄凉归宿。
或许他也有望加封文华殿行走之荣耀。
詹徽念及此,旋即转身,衣袖一甩,深深一鞠:“微臣恭贺太孙殿下。”
朱允熥嘴角含笑:“有何喜事可贺?”
粘徽面带喜色:“太孙深谙治国之道,未来施政必行云流水,国家因而安定。”
朱允熥目光淡淡扫过詹徽:“国泰民安,自然离不开詹尚书这般国家栋梁。”
自己百年之后,应是能免于荒野葬身了。
詹徽心中欣慰,立于塔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