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401章文臣武将全体赞成,怎么划分红薯种植(3/4)
事,好歹算是有了点盼头。

    接下来嘛……

    怎么才能捞到更多好处,这才是大伙儿该琢磨的正事儿。

    詹徽这会儿终于憋不住了,走上前。

    “太孙,臣建议南征伤兵任粮长,施行摊丁入亩,需吏部监督执行。”

    本来大家都猜着詹徽会替文官们说话,谁能想到这老头居然想让吏部也掺和进去。

    话说完,詹徽悄悄斜眼瞅了瞅兵部尚书茹瑺。

    茹瑺不紧不慢地从队列里走出:“臣同意詹大人所言。”

    俩大佬一开口,殿里其他文官们也跟着积极响应。

    最终,所有人都望向朱允熥。

    朱允熥脸上挂着笑,点了点头。

    吏部,那可是朝廷里的头号部门,詹老儿想让吏部插一手,也在情理当中。

    朱允熥思索片刻,又接着道。

    “至于明年,在直隶应天还有附近那些州县种红薯的事儿……”

    说着,朱允熥故意顿了顿。

    郁新连忙上前,“依臣之见,明年扩大红薯种植,除了应天府之外,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也应作为辅助区域。”

    这提议,几乎将长江南岸的富饶之地全部收入。

    在郁新发言后,众文官相继颔首。

    而朱允熥则在一旁静默观察,目光掠过徐辉祖,汤醴等人。

    汤醴轻轻摆手,侧目望向身边的徐辉祖,见他低头沉思,不知在琢磨什么。

    无奈之下,汤醴自个儿上前一步。

    “臣认为,以上四府,土地肥沃,属上乘良田,与红薯适应的贫瘠旱地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多丘陵地形,水田周围不乏旱地,更适合红薯栽培。”

    沉吟不语的徐辉祖,简短有力地回应。

    “臣赞同。”

    这一刻,文武之争悄然浮上水面。

    大明开国的武将英雄大多出身于中都及其周边,其中包括汤醴提及的三府地域。

    而江南四府,因士绅商贾云集,文化昌盛,历来与朝中文官交往频繁,关系紧密。

    随即,两派人马各抒己见,就种植红薯的利弊得失展开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