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一心为国。皇上圣明,太子贤德,太孙才智超群,需招揽更多能人为国家长远谋划。”
“殿下想刷新朝纲,乃明君作为。臣等诚盼盛世,非有意阻拦,惟愿殿下理解,我们的目的便是君臣团结,国家强盛。”
“今日群臣宫门集聚,确给皇上与朝廷增添压力,乃大不敬,但绝无悖逆之心。若因此严惩群臣,只怕会引起朝堂动荡,社稷不安,国事受阻,内外交困。”
“殿下,臣尚年轻,能为国效力,深感隆恩,担礼部尚书,辅治理天下。见太子贤明,殿下才智出众,此乃臣之幸,亦是百姓之福。”
“臣毕生所愿,即辅佐殿下,目睹国家兴盛,分担您的志向与忧虑。今日之事,望殿下宽仁以待,原谅大臣们的无礼。”
“臣斗胆进言,望殿下三思。唯有君臣一心,国家方能前进。前路漫长,须稳步慎行。”
午门前,文华殿大学士任亨泰言语恳切,泪流满面,令人动容。
一番深情陈述,在宫墙间回响,久久不息。
夜风拂过,吹动几人斑白鬓角。
翟善欲言又止,眼眶泛红,猛然跪下:“臣恳请太孙三思。”
茹瑺长叹一声,也跪倒在地:“臣亦请太孙慎思。”
郁新与张襄见状,心中震撼。
朝堂上惯常和稀泥的任亨泰,此刻展现的决绝,令他们难以置信。
这真的是那个安于现状,只盼下值的任亨泰吗?
两人不无疑惑,但随即一同跪下:“请太孙三思。”
“望太孙慎思。”
蒋瓛面色阴沉,正欲迈步,视这五位跪地的大臣为叛逆阵营的一员。
然而,朱允熥伸手制止。
蒋瓛一怔,连忙轻轻收回脚步。
朱高炽眨了眨小眼睛,望着朱允熥身影,欲言又止。
解缙与夏原吉目光深邃,转向跪伏在地的任亨泰。
解缙暗自叹息,凝视着前方跪拜的群臣,心中涌起一阵怜悯与愤慨。
朱允熥轻叹。
过去,他视任亨泰为博学多才、谙熟朝纲之人,故此大明首位状元牌坊得主,终成礼部尚书及文华殿大学士,虽自认不及古代贤臣,其言辞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