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安稳升至正三品的官员,无不是人中龙凤。
若再往上一步,便是那屈指可数的部堂重臣,说他们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也不过分。
而今天,这样一位大人物,居然提出了致仕的请求。
嵩永街上,人们的议论如潮水般涌来。
“那人的官帽可是五道梁?只有三品大员才有资格佩戴的。”
“三品呐,要是皇上能赐我一个九品芝麻官,我都得谢祖宗积德了。”
“你们说,后面那些人该不会也来请求致仕归乡吧?”
“不会吧……”
“怎么不会?我看八成是这么回事。”
人群中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更有好事之人,开始逐一数起洪武门前今日穿着朝服、戴着官帽的官员人数。
“如果都真致仕归乡的话,接下来怕是很难见到几个官喽。”
“快看,那位不是应天府知府吗?”
“还有那边,那两位不正是上元县跟江宁县的县太爷吗?”
“到底啥事能让这么多人宁可不当官了?”
“犯错归犯错,这帮人总不至于连乌纱帽都不要吧?难不成……”
“你就别难不成了。”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怎会如此?”
一开始的惊讶过后,围在嵩永街的百姓脑补出各种可能。
因为官员再次在宫门前跪请,慢悠悠赶来的兵马司士兵们。
在一阵阵呵斥声中,总算把洪武门团团围住。
洪武门前。
第一个开口请求告老还乡的人,瞬间点燃了所有人。
“微臣上奏,恳请告老还乡,望皇上恩准。”
官员们如同排练过一般,整齐响亮地喊了三遍。
洪武门后的千步廊,密集脚步伴随着铁甲碰撞,无数皇城卫兵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从两边城门涌出,列队于洪武门下。
此时此刻,洪武门东西两侧的六部、五军都督府及各部门衙门里还在当值的官员,早已得到消息,纷纷离座出门,赶来洪武门前看这场“告老还乡”的热闹。
洪武门东侧,吏部衙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