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淡笑,目光投向已亮起灯笼的洪武门城楼。
应天府,夜色再次降临。
而这夜幕后,便是那曙光初现的黎明。
“那就把这份恩情报给天下苍生吧。”
军事学院内。
朱寿,尽管在赌局上失了手,脸上却难掩的兴奋与欢喜。
他连家门都没进,直接从球场奔向军事学院,找了个教习们的宿处,就这么住下了。
至于往后三月的衣物替换,他早已差人从家中备好。
今日军事学院中的武生们,无一不在议论球场上的大事。
皇太孙重提秦法军功爵制。
这些年,军事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三年一期,严进严出,每期虽不过百人左右,却也是精挑细选,个个都是热血儿郎。
朱寿心中激动,迟迟不肯洗漱。
室外,平日里规矩严明的武生们,此刻也罕见地聚成一团。
“若真如太孙所言,朝廷重启秦法,那便是我等凡夫俗子的福音。”
最大的课室内,百来号人济济一堂。
其中一位来自中军都督府的百户,面带红晕,激动地对着周围同窗发表见解。
“我大明立国至今28年,外姓封王者屈指可数,且皆是身后追赠。今太孙承诺,恢复秦法,功勋卓著者可封王,大明王爵,等待着有能者摘取。”
“各位,各位同学,各位袍泽。”
“朝廷……不,皇家这般厚待于我们,我们自当肝脑涂地,战则裹尸马革,以报皇恩浩荡。”
言毕,百户目光默默扫过人群,落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坐着一名新来的插班生。
这名百户已是第三期学员,年终便将面临考核。
若一切顺利,至少也能以副千户的身份,由五军都督府跟兵部指派任职。
新来同学,同样是一位百户。
但旧百户心中有数,只需三年学成,新百户出堂之后,至少也是千户,甚至有望成为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这一切,皆因那插班生姓常。
常继祖颇感无奈,他是军事学院的临时插班生,可毕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