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涵微微启唇,内心的焦虑并未因此消散。
朱允炆持续安慰道。
“若有不测,我们现在便不可能站在这里,根本出不了中都皇城。”
萧涵侧首,让几缕清风拂过发丝。
她眉头轻蹙,“太孙今日怕是要离开了。”
朱允炆一直留意着马车动向,等到所有车辆都出了城,他才准备接着前行。
他转过头,远远望着那些低矮民居后的中都皇城,高墙雄伟。
红砖绿瓦在日光下闪耀着斑斓光泽,宫墙上,守卫的人数明显增多。
这一切好像都在为防止皇城再次被人侵入。
朱允炆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笑。
“眼下的他,身为监国皇太孙,未来的国储。朝廷推行洪武新政,今年在应天府清理门户,眼下该是将这新政推广到各地的时候了。”
“朝廷内外需上下一气,地方治理同样需追本溯源,唯有如此,洪武新政才能深入人心。他肩上担子重如山岳。开国功臣、朝中官员、地方乡绅、百万大军,所有责任都压在他一人身上。”
“如果换作是我,恐怕不会有这样的远见。所以,这个位置本就属于他。眼下想来,我应该钦佩他,也感激有他在。”
朱允炆滔滔不绝地说了一番话。
萧涵对洪武新政毫无概念,更不明白那份重担究竟有沉。
她仅知自太孙莅临中都,她丈夫便有了变化。
他更加镇定自若。
不再像往日那般焦虑不安。
萧涵依偎在朱允炆的肩头。
“我觉得他是位良善之人,极其良善。”
朱允炆毫不犹豫地颔首。
“的确,他挺好的。”
言罢,朱允炆转身,双手紧握萧涵的手。
萧涵微怔,眼中闪烁着好奇。
“二郎有何心事?”
朱允炆轻轻颔首。
“我认为那30多万两财物用不着留下来,他已经关照过了,我们家中生活自会改善。”
萧涵颔首道。
“可太孙曾说,那些东西非普通人可用。”
“无妨。”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