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74章太孙,豫州及凤阳府的加急公文(2/4)
 大明建国之初,面临重新建设的局面,因此朝廷框架不仅吸纳了前朝元素,如蒙古跟北宋的一些做法,同时还引入了不少创新机制。

    在官道方面,与其他历朝相比,大明并没有特别设立负责运输事务的专门部门。

    相反地,这项任务交由各地方郡县来执行,并且所有驿站都直接隶属于应天兵部车架司控制。

    这样确实提高了效率,加快了公务文件流转速度。

    然而却引发了一个严重问题。

    运营这些官道站点所产生的花销,实际上应该归入兵部车架司之下处理,但却错误地落在了当地郡县肩上。

    对于刚刚经历过战争重建阶段、自身财政十分紧张的地方府县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负担。

    于是乎,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后达成了折中方案。

    将原来需由普通民众共同承担的各项开支,全部转移给官府进行统一调配。

    这样一来,不仅使得众多退役军人找到了安身之所,更让整个官道系统运转更为顺畅。

    朱允熥抬头望着这些退役残废的老兵,内心充满敬佩。

    朱允熥不禁忆起,起初驿站改革稍有成效之时,朱高炽曾与他闲聊笑谈。

    现今五军都督府的兵马账目,虽然清清楚楚,

    可只要朝廷一声令下,那些散布在将近2000座驿站中的老士兵们便能立即拿起武器,穿上铠甲,为大明冲锋陷阵。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那时,朱允熥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否认朱高炽的看法。

    要知道,在一县之地内,县衙中的差役或许不过几十。

    而同一个县内却可能有多处驿站。

    这些驿馆里的兵卒联合起来,则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回想起当初与朱高炽那段轻松的话语,此刻朱允熥不禁微眯起眼睛。

    或许等这次北巡归京之后,有必要同内阁商议一下让部分伤残军人,转型成当地捕快。

    刘远在队伍前头,骑马持鞭,向六位邮递兵指示。

    “把信封板夹、通行证以及回执拿来给我。”

    凌镇驿与川庄驿的两位领队迅速翻身下马,从后背取下一直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