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郭桓能混到户部侍郎,已经是顶天了。
然而,朱雄英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
原来的户部尚书郭允道,已经辞官归老。
而郭桓,则是接任了。
“郭爱卿要如何做?”
朱元璋不咸不淡地说道。
“臣以为,要加税,就得派官吏,督促百姓耕种才行。”
郭桓侃侃而谈道:“百姓耕种积极性大增,粮食产量大增。到时候,大明的税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除此之外,县令还需要督促百姓开垦田地,田地越多,百姓缴纳的赋税也就越多……”
“哈哈哈哈。”
郭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道声音打断了。
郭桓满脸怒容,目光扫过众人。
他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打断他的话。
朝堂上,所有的大臣都在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等看清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朱雄英在笑。
上一任礼部,吏部,户部,三大尚书罢官。
朱雄英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雄英笑的原因,是这几个人的手段太过愚蠢,让人忍俊不禁。
一群人不敢吭声,只有朱元璋心里乐开了花。
朱元璋对自己的孙子还是很了解的。
但他既然敢在朝堂上笑得这么开心,那就一定是有办法的。
只有那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们,才会对他不满。
“雄英,你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故作愤怒的问道。
“爷爷,我知道怎么做。”
朱雄英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道:“可是,我笑,不是因为我有办法。”
“那你笑什么?”
朱元璋撇了撇嘴,说道。
“我只是觉得,郭大人的做法,未免有些荒唐。”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大明的赋税之所以这么低,不是说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够多。”
“一个人,一年能种二十亩地。但最多只能种植二十亩地。”
“敢问郭大人,您认为他们还会继续开垦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