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第354章 中医药调理胎萎不长(1/2)
    胎萎不长

    [病案]徐某,女,27岁,已婚。1962年5月21日初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961年11月,在怀孕三个月时患急性阑尾炎住院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胎儿发育不良,未见长大。现怀孕五个月余,未感胎动,腹部亦未出现膨大。去他院检查,怀疑胎儿已死于腹中。现患者胸闷纳呆,精神不振,腹痛阵作,但无下坠感。舌淡、苔薄腻,脉虚弱带滑。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安胎。

    [方药]潞党参9克,川芎24克,丹参9克,白术9克,陈皮6克,苏梗6克,木香45克,杜仲9克,桑寄生12克,菟丝子9克,狗脊9克。服2剂药后腹痛已止,症候好转。在前方基础上加消导药,方为:潞党参9克,黄芪9克,丹参9克,熟地12克,砂仁24克(后下),茯苓9克,焦白术6克,川断9克,狗脊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服8剂后胎儿渐见增大,已感胎动,但在孕六个月时阴道漏红,腰酸腹胀。改用补肾安胎止血之剂,方用太子参9克,生地18克,白芍6克,淡子芩6克,阿胶珠12克,炒藕节12克,杜仲9克,桑寄生12克,菟丝子9克,苎麻根12克。服2剂药后漏红止,但胎儿仍小,虽孕八个月,但仅有六个月大小,故仍以健脾益气、补肾安胎之剂调理之。以后超过预产期而分娩,母子平安。数年后随访,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

    [评析]胎萎不长,又称胎弱症,是一种在孕期常见的病状,其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生长受限。宋代的陈白明在《妇人良方》中详细描述了这一病症。书中提到,孕妇出现胎萎不长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宿疾、失调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虚弱,从而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在临床观察中,禀赋衰弱、难以养胎的孕妇,或孕后跌补损伤、房事不节等状况,都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名患者在怀孕三个月时接受了阑尾手术,手术中气血受损,胎气也受到损伤,因此胎儿发育受到限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采用健脾益气补肾安胎的药物,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现象,胎儿受到震动。因此,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采用补肾安胎止血的方法,使病情由危转安。此后,再次调整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