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第565章 中医药调理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1/2)
    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

    [病案]胡某,一位61岁的男性患者,于1981年4月9日入院。患者最初因发热和右上腹疼痛,压痛明显,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导致一度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胆囊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接受了氯霉素、氢化考的松、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强的松等药物的治疗,但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在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后,医生发现右上腹疼痛和压痛已经有所改善,而且没有出现黄疸现象。然而,患者的血白细胞数量反而上升至214x109~279x109\/l(~\/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0~92,肝脏上界抬高,肝区叩击痛,右侧胸腔积液。b型超声波检查显示,患者肝脏右叶顶部和尾部分别有75x95毫米、58x45毫米的实质性暗区,光点分布不均匀。

    经过重新诊断,医生确定患者患有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为患者开具了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大青叶、野菊花、大黄、柴胡等汤剂。经过五天的治疗,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右上腹疼痛有所减轻。然而,尽管患者的体温正常,血白细胞数量下降至正常范围,胸腔积液消失,但经b型及a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肝脓肿仍然存在。

    为了进一步治疗,医生从1981年5月18日起为患者转以中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气短、手足心热、纳差、口干引饮、乏力等症状,舌质光红,脉细弦。

    [治则]益气育阴,清热解毒。

    [方药]太子参10克,生地10克,北沙参10克,柴胡10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龙胆草10克,炙鸡内金10克,川石斛12克,黄芩15克,败酱草30克,冬瓜子30克,生甘草3克。药后手足心热,纳差,口干渐好转,舌苔转薄白、质红,示气阴两虚改善,但肝脓肿未见明显缩小。仍以益气育阴、托毒外出;生黄芪12克,生地15克,败酱草15克,北沙参10克,桃仁10克,连翘10克,野菊花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生米仁30克,冬瓜子30克,甘草3克。上方出入调治二十天,b型超声波检查:肝脓肿已见缩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