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第594章 中医药调理胆道术后大出血(1/2)
    胆道术后大出血

    [病案]范某,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在1981年9月16日不幸罹患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以及中毒性休克,因此接受了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医生在胆总管中放置了一个“t”字管进行引流。手术后的半个月,患者发现引流管内出现了血性液体,同时大便呈现柏油状,这些症状引起了医生的注意。

    在11月3日,医生再次为患者进行了胆总管切开手术,成功地取出了1枚小核桃大小的结石,并取出了约15毫升的血块。之后,医生重新在胆总管中放置了“t”字管进行引流。然而,患者肝脏动脉出现了严重的粘连,因此医生没有对其进行结扎。手术后第十天,患者突然出现大出血,从引流管内流出约300毫升血液,同时吐血30毫升,导致患者陷入休克状态。

    从那时起,患者每周都会出现1到2次大出血,持续了两个月,总共输血9800毫升。尽管医生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但患者的病情仍未得到缓解。此时,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大量出汗不止,四肢厥冷,舌头肿胀且湿润,脉搏微弱。

    [治则]温阳固阴,以挽血脱气散。

    [方药]红参10克,炮姜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阿胶10克,蒲黄10克,白芨10克,附子15克,凤昆草15克,参三七45克,熟地20克。连服12剂后,出血已止,改予归脾汤加附子、肉桂温补心脾,调理至出院。

    [评析]在这个具体案例中,患者在经过多次手术后,出现了持续数月的出血现象。这种状况实际上是由于患者阳气虚弱和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在术后,患者出现了脱陷妄行的现象,这使得患者体内的气血无法得到有效的统摄,从而导致了出血不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中药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出血症状。

    首先,我们选择了附子、炮姜、红参等草药,这些草药具有温补脾胃、增强患者阳气的功效,从而达到了益气摄血的目的。此外,我们还加入白术来进一步调理脾胃,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吸收药物,从而加速康复进程。

    其次,为了缓解患者阴虚血虚的症状,我们采用了当归、熟地和阿胶等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