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第623章 中医药调理手足黄染(1/2)
    手足黄染

    [病案]陈某,女,18岁。她最近半年来月经愆期,而且手足出现黄染。经过治疗后,月经恢复了正常,但是手足黄染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她进行了肝功能、超声波等检查,但是没有发现任何阳性反应。

    根据陈某的症状,她双手和双脚都呈现橘色的黄染,鼻部和唇口处也出现了轻微的黄染。她来月经的时候,月经量比较少,还伴随着血块,而且经常感到腹部胀满。她的大便干燥,小便正常,口苦,食欲差,舌头呈现偏红的红色,舌苔呈现黄腻的状态,脉搏沉涩。

    [治则]通下逐瘀,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30克,制大黄10克,黑山栀10克,元明粉(冲)10克,郁金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桂枝5克,甘草3克。5剂后,加入柴胡5克,枳实3克,赤芍10克。又服10剂,黄染明显减退,大便已行,经来色红,量中等,腹满减,唯手足足趾多处疮疖,搔痒流水。乃瘀热外达,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服5剂而愈。

    [评析]这种疾病,通常源于月经不规律或失调,导致体内瘀血堆积,新血无法正常生成。由于新血生成受阻,进而影响脾脏的运化功能,使水津无法正常分布,在体内聚集成湿邪。湿邪蕴热,使瘀热在体内积累,从而引发黄疸。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是湿热病证的一种表现,与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湿热病证通常分为湿热内蕴和湿热外感两种类型,湿热内蕴又可分为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湿热病证的症状包括发热、黄疸、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腻等。

    黄疸主要表现为四肢发黄,这是因为四肢是脾脏的主要控制区域。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是清除体内的瘀血和引导湿热排出体外。通过辨证论治,选用适当的药物来调整患者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在应对黄疸这一病症时,中医往往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治疗。其中,清热利湿乃是关键一环,通过清除体内多余的湿热之气,从而缓解黄疸症状;疏肝解郁则能帮助调节肝气,使其得以顺畅运行,避免因肝郁气滞而加重病情;化湿和解毒更是不可或缺,可有效化解湿气并排出体内毒素,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当然,针对每位患者各不相同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