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一)
[病案]洪某,男性,37岁。患者自述1977年2月26日初诊以来,近二三年来在性交过程中所射出的精液呈血性,颜色鲜红且质地粘稠。最近两个月,症状逐渐加重,每次性交时射出的精液均为肉眼可见的血液,并伴随有少腹和睾丸部位隐痛,性情变得急躁不安,尿液颜色发黄且口干舌燥,夜间睡眠时盗汗不止。
通过详细检查,发现患者的外阴及睾丸表面并无明显异常,但左侧精索静脉有明显曲张现象。前列腺检查结果为阴性,精液常规检查显示脓细胞数量极高(++++),红细胞数量同样很高(++++),精子计数达到58x109\/l(即5800万\/毫升),活力仅为15,正常形态精子占80,畸形精子占20。血蚴检查结果呈阴性。
患者的舌苔较薄且微黄,脉象表现为细弦。尽管患者已经尝试过西医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最终被诊断为慢性精囊炎。
[治则]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大生地12克,大白芍9克,女贞子9克,墨早莲9克,云茯苓12克,车前子9克,建泽泻9克,粉丹皮6克,糯稻根须15克,台乌药45克。服5剂药后,血精明显变淡,唯小溲仍黄。上方加川黄柏45克,再服5剂,血精已消失,小溲亦不黄,除左侧精索静脉仍曲张外,余无不适。精液常规检查:未见脓细胞及红血球,病已痊愈,以后又用原方巩固之。
[评析]血精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精液中含有血液。这种病状通常与精囊炎有关,而精囊炎又常伴随前列腺炎。在某些情况下,血精可能是由于继发感染导致的。导致血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扰乱精室、迫血妄行,或者是因为房劳过度导致血络损伤、血随精流。另外,性交不洁、湿热上乘、熏蒸精室也是引起血精的原因之一。
本患者属于阴虚湿热型血精症,治疗时采用二至地黄丸(即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这种药物具有滋阴、凉血、补肾的功效。此外,还加入了糯稻根须来退虚火、敛盗汗,以及黄柏来清下焦湿热。虽然方中的止血药并不算多,但血精症状能够迅速消失,这主要归功于二至地黄汤的滋肾阴、凉血清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