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七百八十九章中医药调理咽部肿瘤(喉瘤)(1/2)
    咽部肿瘤(喉瘤)

    [病案]徐某,男性,34岁,于1964年5月18日就诊。患者自四年前开始发现自己的咽部左侧长出一个赘生物,这个赘生物呈缓慢生长的趋势,但却没有引起疼痛感。

    在过去的四年里,患者曾经在当地的某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了检查,诊断为口咽部良性肿瘤。医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但患者当时并无任何不适症状,因此拒绝接受手术。然而,最近患者表示吞咽时出现轻微的异物感,因此决定前来就诊。

    在详细进行咽部检查后,发现患者右侧扁桃体窝内有一个5x3厘米的包块,并无充血现象,且不带蒂。表面光滑,触感无痛,硬度中等。经过了解,患者有长期肺结核病史,但并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情况,其他方面则无异常表现。

    [治则]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方药]西月石3克,风化元明粉06克,腰黄06克,薄荷06克,白芷06克,射干06克,梅片12克,共研细面,每2小时吹患处1次。6月13日复诊,检查包块有缩小趋势,仍用上药继续吹喉。7月23日复诊,包块显着缩小,仅如黄豆大,患者异物感自觉消失,精神舒畅。以后曾以该药吹喉巩固。随访九个月未复发。

    [评析]喉瘤,作为一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深入研究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内外因素。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医宗金鉴》对喉瘤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治疗喉瘤的方药,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医宗金鉴》对喉瘤的描述为:“喉瘤郁热于肺经,多语损气相蒸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可见,喉瘤的形成与肺经的郁热有关。而《医宗金鉴》所提出的治疗喉瘤的方药,如益气清金汤和碧玉散,则分别针对消除肿瘤和收敛喉部。

    《中国医学大辞典》进一步阐述了喉瘤的病因,指出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多种内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怒伤肝、迎风高叫、元气素虚或诵读太急等。这些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塞、气血不畅以及正气与邪气搏斗,从而产生肿瘤。

    在临床实践中,本例患者在临床表现和经络循行方面,与肺胃两经关系最为密切。患者患有肺结核数年,说明肺气阴已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