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此乃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应用。具体取穴配伍如下:
1 脾俞配章门:脾俞为脾之背俞穴,章门为脾之募穴,二穴相配可调补脾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2 脾俞配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与脾俞相配可振奋脾胃之阳,温中散寒,恢复脾胃功能。
3 中脘、足三里、天枢:此三穴相配可通调胃肠功能,中脘调理胃气,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三穴合用可升清降浊,和胃止呕止泻。
4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可开胸脘之郁结,宽胸理气。
5 肝俞:为肝之背俞穴,可疏肝理气,调养阴气。
6 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相配可扶助脾胃后天之本,以资生化之源。
7 百会:为督脉要穴,可升清阳,与足三里相配可调阳明之脏腑。
8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可镇静安神,调节情志。
9 膻中:为任脉要穴,可宽胸降气,调理气机。
如此配伍治疗,可使肝气疏泄,气机调畅;胃肠功能恢复,升降有序;脾阳得振,运化功能健全。诸穴相配,共奏疏肝理气、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故而厌食之症得以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2 饮食调理: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之品。
3 生活规律:保持作息规律,适当运动。
4 疗程安排:建议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疗程,视病情调整。
通过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脾胃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