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每日医案 > 八百二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呃逆(1/2)
    呃逆

    [病案]患者冯某,男,34岁,因突发顽固性呃逆于1977年8月26日来诊。据患者自述,10天前因参加专业小号吹奏的突击训练后出现呃逆症状。初起时呃声高亢洪亮,每次发作持续约1小时,发作间隔3-5分钟。曾先后于外院就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内关、中脘等)及口服药物治疗(冬眠灵、安定、普鲁本辛等),均未见明显疗效。

    近3天来,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呃逆呈持续性发作,发作时伴随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颈部过伸、头向后仰、面部潮红、大汗淋漓、全身不自主抖动。同时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无法正常进食饮水,稍进饮食即诱发呕吐,夜间无法入睡,导致患者极度疲惫。患者曾尝试服用中医方剂旋复代赭汤,并接受针灸治疗(取穴内关、天突、膻中、气海、期门、神门等),均未获效。期间虽经肌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可短暂入睡,但醒后呃逆立即复发。

    [治则]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取穴]重力按压翳风穴,呃逆立即停止。约20分钟后全身颤抖,烦躁不安,遂肌注冬眠灵25毫克,静滴10%葡萄穗500毫升加50葡萄糖60毫升,当天和次日呃逆未发作,饮食睡眠均正常。间隔二十五小时以后患者因吃冰棒,呃逆又小发作一次,即中度按压翳风穴而愈,以后未再复发。

    [评析]呃逆,又称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其发生常与多种因素相关。中医理论认为,呃逆的成因多与饮食不节、外感寒邪、情志失调及脏腑功能紊乱有关。具体而言,过食生冷食物可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胃气上逆;突然吸入冷空气则易使寒邪直中胃腑,扰乱气机;长期疲劳过度可耗伤正气,使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肝火犯胃则因肝气郁结化火,横逆犯胃,致使胃失和降。正如《景岳全书·呃逆篇》所言:\"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明确指出呃逆的根本病机在于气机逆乱。

    在治疗呃逆方面,中医针灸疗法具有显着疗效,其中翳风穴的应用尤为值得关注。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属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主司全身气化,通行元气,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刺激翳风穴可发挥疏调三焦之气的功效,通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