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死后,百姓们都传说有成千上万的燕子为这位皇子送葬,显然对他的遭遇很同情,但是不得不说,景帝这种做法,才是确保大汉长治久安的法子。】
【虽然残酷,但为了大汉,刘启可以舍弃这个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说刘家的刻薄寡恩反而更容易出明君,因为政治本身就是这样残酷的一件事,这意味着刘家的皇帝,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事情。】
【同时,不会被感情左右,他们是冷酷的政治机器,凡是危害到大汉的,都应该尽数抹消。】
汉景帝刘启抱着刘彻,眼神晦暗不明的看着天幕,小小的刘彻也从不会为自己那位长兄的死难过。
父子二人在此刻仿佛合二为一,冰冷的审视着每一个大汉的臣子。
已经登基的汉武帝刘彻更不用说,刘荣的死对他来说没有丝毫触动,这是维护大汉稳定的必经之路,他和他的父亲,都很清楚。
原本还在为临江王刘荣哀思的百姓没想到这一层,他们眼中对他们好的就应该活着,皇家也应该有兄弟父子亲情。
可没想到,皇帝的做法竟然是因为这个理由!
为了大汉的稳定,为了他们能够有更安稳的生活。
“临江王,你好好的去吧,俺们会祭拜你的!”
百姓们仿佛知道了皇帝内心的痛苦,再也没有百姓因为刘荣而骂刘启冷血无情了。
秦始皇看向自家的太子扶苏,暗中摇摇头,算了,扶苏可当不了刘家那种皇帝。
【刘荣身死,刘彻的太子位也就稳了,大汉的江山也就稳了。】
【九年后,病重的刘启支撑着病骨,坚持为年仅十六岁的太子刘彻加冠,随后溘然长逝,汉武帝,这位大汉的掌上明猪,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大汉至高无上的皇权神器。】
【起初的刘彻年轻,权力根本不在他手中,相比起年轻的天子,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才是大汉的主人。】
【窦太皇太后坚决维护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政策,誓要将黄老学说维护到底,态度十分的坚决,丝毫不愿意有所改变。】
【刘彻却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高傲的雄主,他认为大汉的积累已经足够,匈奴频频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