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两兄弟在此地照应着。
一路上,众人对于能在昭阳城内活动,显得十分高兴,毕竟天天憋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确实十分乏累。
是不是会悄悄跑出队伍,去小摊上买些新奇的吃食。
对此,随行官员也不好过多阻止,毕竟也知道这些人闷在营内太久了。
而那些路过行人,看着他们格外显眼的行为举止,没有丝毫看不起的意思,反倒是脸上都露出友善的笑意。
仅凭这一点,洛千尘就能看出,昭阳城内的百姓大多都是品性良善之人。
刚才那位文官见他脸上的淡淡笑意,有些疑惑地小声问道。
“洛公子,是何事如此开心?”
“没事,只是看着这城内如此安居乐业心情不错而已。”
闻言,文官环顾了一眼四周,这才恍然大悟。
“公子有所不知,昭阳城享誉百年,繁华风光依旧,定然离不开那些教书育人的先生。”
“先生?”听到这个,洛千尘来了兴趣,这里也有所谓的书院吗。
“是他们这些先生不辞辛苦地开设私塾,讲台,着书,这才有了民众对学识的认知。”
“睢阳书院?”
文官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得意,凑近了些。
“不瞒你说,全天下的能搞出这等规模的地方,也只有我们睢阳了,其他地方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阻力,只能由那些有识之士自己来做。”
“什么阻力?”洛千尘好奇地问道。
闻言,文官脸色有些怅然,他也是一个读书人,自然希望文化学识发扬光大,但仅凭手中笔墨和一张嘴皮子如何对抗动辄毁天灭地的修士。
“还不是那些人觉得读书白无用,不如手中拳头来得干脆。”
说罢,察觉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了,苦笑着微微一顿。
“抱歉,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昭阳城内也有许多学识渊博之人,倒是与洛公子有的一比。”
洛千尘微微颔首,心里却尴尬得要命。
‘自己哪来的学识,这十几年都没看过几本书,惭愧啊’
“哼,这些蛮夷的东西比得上我传给你的?有什么好纠结的。”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