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行李, 咱先出去吃饭。”
走进东厢,二喜发现里面是一室一厅,里面是卧室,外面是个小客厅。 以二喜过来的眼光看这屋里的装饰,真的很复古。可放在现在,这已经算得上北京的中产阶层的代表了。 单是客厅冰箱、彩电、录音机、沙发、高价柜能有的都有了。天花板还做了石膏吊顶。
众人落座,秀兰看向王军:“四叔,您看着瘦了。”二喜在车上听他俩 说了,年前秀兰坐月子的时候,瘫了双腿的四奶奶没了。 火化以后骨灰盒寄放在殡仪馆,等着王军百年之后,一同归乡安葬。王军摆摆手:“没事,你也别安慰我, 岁数到了都有这天。我想得开,让我看看这个丫头,这是老二吧,上回看见她还刚会爬。 ”
“四爷爷好,我是二喜。”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出,惹得王军哈哈大笑:“这孩子居然会说普通话,有礼貌,是个好孩子。”
说着拿出皮夹,抽出一张十块的大团结递给二喜:“爷爷给的, 拿着买好吃的。”
二喜小手一背,连忙摇头,\"四爷爷,我不要 ,上北京来已经给您添麻烦了。”说着说着,还躲得远远的。
虽是好意被拒绝了。王军倒对这个小丫头高看一眼。他哥家这几个侄子,每年轮流的来,孙子辈儿的也见过几个,哪个不是连吃带拿的。就连王建设也都是一个样,相比别人,他还是多少要点脸。
当初把勤劳能干的林秀兰说给王建设,也算把林秀兰给坑了。林秀兰这人在王军眼里是相当不错的。有文化,长的好,心眼实在还孝顺,对自己是打心眼里尊敬。这些年,每次来北京, 都把家务全包了。对自己的老伴儿,那是把屎把尿,从没见嫌弃,去世的老伴儿也曾说过,二哥这一大家子,也就秀兰这人可交。
王军看着干净利索的二喜,觉得秀兰的孩子,也比旁的几个好几百倍。王军站起身,往外走,“走,咱先去吃饭,你哥上班去了,菲菲在少年宫,六点多才到家?咱们先吃,不管他们了。”
一家人听话地跟着王军,穿过天井走进正房商店。二喜看这商店可比小王庄的供销社东西还全。背对他们,柜台后坐着一个面条的女人,听到动静转过身。林秀兰先开口打了招呼:,“嫂子,忙着呢?”
“秀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