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看着这些老实的学子,微微点头,神色稍缓,最后挥了挥手:“进去吧。”
那些学子内心松了一口气,随后一个个走进考堂。
考堂内两个隔间之间隔着木板,里面还放置着恭桶。
“此次是第一次科考,考虑到你们没有经验,夏王以及陛下给予你们最大的关照,每天会为你们派送两顿饭,一直持续到三天后考试结束。”
然而,此刻有一个世家子弟忍不住了。
听到这句话后,他怒视宁王,指着用于上厕所的恭桶问道:“宁王殿下,难道我们上厕所就在这恭桶里面解决?”
宁王脸色异常平静,对着那个世家子弟点了点头。
“当然,不过你也有别的选择,那就是出去。但每一次出去我都会在你的试卷上打一个戳,即便你没有作弊,打上这个戳后,判卷之人也会对你格外‘关照’几分。不知这个选择是否满足了你的意愿?”
世家子弟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再言语,其他学子也面露难色,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安排。
看到无人再有异议,宁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将所有人安排进考场。
紧接着,宁王拿出一份试卷。试卷上只印着三个大题,然而给的白纸却足足有十大张,似乎生怕这些学子不够用。
第一个学子看完题目后,脸上满是崩溃之色。这三个题目看似十分简单,可实际上却暗藏玄机。
学子们满心以为会是常规的经义策论题目,未曾想这三个题目角度如此独特,问的竟全是国策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题目:吐蕃人狼子野心,前些日子,在居庸关方向已然发动了一次大战。试问,若你为官之后,对吐蕃应持何种态度?
这个问题直接将学子们置于国家战略的思考层面,要求他们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第二个题目:论述夏朝之上五千年历史,阐述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大夏现在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此题目跨度极大,既考查学子对历史的熟悉程度和深刻理解,又促使他们以史为鉴,对当下的大夏进行审视和反思,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三个题目:论述锦衣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