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李正明扫视朝中文武百官,再次将桌拍得砰砰响。
“听到没?你们羞愧否?人家都快指着咱们鼻子骂了!”
众人慌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宁王知晓李正明此刻是真的动怒,但他对这个人才极为看重,连忙从一旁走出,对着李正明抬手说道:“想必此人因昨日高中,喝了些酒,今日尚未清醒,才胡言乱语。”
李正明冷哼一声,本欲顺势下台,却未料此时周文再度头铁开口。
“不,我昨日未饮酒,也并非胡言乱语,我说的句句属实!”
宁王一脸惊愕地看着周文,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家伙难道没看出李正明已动了杀心?自己分明是在为他开脱。
不止宁王,就连李正明也茫然地看向周文。
难道这家伙真的不怕死?
“殿下,正因为您是千古不出之明君,所以我才敢如此与殿下您说话。请殿下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最后几个字,周文是吼出来的。
李正明的表情异常平静,但了解李正明的人都清楚,此刻李正明已然生气。
李正明平静地坐回到椅子上,而后对着底下的周文淡淡地开口。
“本王也想,不打仗多好。但若本王不与他们打这一仗,一直与他们通商,那我们的后辈子嗣就要去打。本王也可以不打那些吐蕃人,毕竟他们目前尚无颠覆大夏朝的本事,无非就是劫掠。让边关百姓苦一苦,以换得整个朝堂之人的安逸,你说对吧?周文周大人。本王知道你没去过边关,可若你去了边关,睁开眼瞧一瞧,就会知道边关百姓生活得有多么苦。等你什么时候能承受得住边关百姓的苦,你就不会在这里读着所谓的圣贤书,喊着廉价的口号了。”
诸葛温等人作为一直追随李正明的人,自然期望李正明能征服吐蕃。
并非他们贪图立功,而是正如李正明所言,若现在不去打,后辈子嗣就得去打。
再者,他们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深知边关百姓所遭受的苦恼。
他们神色坚定,目光中透露出对李正明决策的支持。
李正明挥了挥手,对一旁的宁王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