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的看法有道理。
从前线的多次战斗中可以推断出来,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后勤保障上,现在恐怕已经不如我们。
这也是我们能够稳住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单一的战术,而是日军近期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修筑工作。”
李总皱眉道:
“他们修筑防线了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日军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修筑工作已经开始,且可能成为接下来的战略焦点。
黄河这一自然屏障,原本是华夏阻击日军南下作战的重大障碍,而日军此举无疑意味着他们也意识到了黄河南北争夺的战略重要性。
“是的!”宋廉语气凝重道:
“日军的修防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补充工事,而是大规模的防线建设。
他们不仅在防线前沿设置了多个碉堡和掩体,还在一些关键的交叉点加强了矿藏和路障的布置。
更重要的是,日军调动了大量工兵,已经在进行长期的防御工事修筑。
这显然不是应付短期战斗的态度,而是要在黄河与我们进行一场持久战。”
李总的眉头紧锁,他显然对这种情况感到忧虑,又道:
“这种防线的建设,意味着日军预见到了我们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况且,他们修筑防线的同时,还调集了大量兵力,显然是在为黄河北岸的防线保驾护航,提防我大军即将展开的北伐攻势。”
陈望双手交叠在桌面上,在听完了宋廉的汇报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日军修筑防线,固然是对我们的北上有防备,但是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黄河北岸的争夺。
我们要清楚,日军的真正意图是试图通过这道防线,阻止我们进一步向北推进。
因此,要打破日军的意图,我们必须有一个快速而高效的战略。”
参谋长若有所思地问道:
“陈总司令,您是说我们应该考虑提前行动,迅速突破他们的防线?”
“是的。”陈望目光如炬道:
“既然日军准备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