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于头和林会计当初都是双职工,又碰上于亮东结婚,属于单位分福利房里头最容易拿到指标的那一类。
当初为了拿房子愣是也给牛翠兰找了一份活,最后也确实分到了六楼的房子。
六楼虽然也是楼房吧,但夏天可晒了,屋里头就跟蒸笼没两样。
这年头房子里头没钢筋,是纤维板,而且也不耐住,现在墙面就已经隐隐渗着水了。
要还继续挑错,就是朝向也不好,太阳照不着,白天屋里头都挺黑,那墙壁都生霉斑。
不过厂子这几年效益一直不错,听说明年年初又要开始建楼房。
还是一样入住的指标,从工龄啦,职称,是不是双职工,是不是晚婚晚育来看。
老于家还是很有希望申请下来一套新房的。
他们搬走了,原来的屋子自然会分配给工龄比他们低的人,一点也不浪费。
社员们还是最关心计划生育的问题,总觉得就算真有这事,那多半跟乡下没有太大的干系。
城里人吃商品粮呢,说白了就是给公家养着,他们乡下地方反而需要劳动力,多子多福是好事。
连带溜达过来凑热闹的知青也是这么想的。
这里不是种植区还不明显,有的知青老家是粮食大省,生一个孩子自家能多给三分地呢。
人还补充了一句,“当然,得生男的”
男的一出生就有地,这是事实。
别人不知道,反正也在场的姚海霞心口中了一箭,颇为哀怨的看了眼当初逼她结扎的婆婆。
徐春娇倒是没察觉后背的目光,挺好奇的问女婿,这城里头的地皮是想要就要的么。
于亮东不敢敷衍丈母娘,“也不是,但便宜,每平方米的土地价款一块三左右吧,船厂要盖楼就给公家交租金就行了,每平方米的土地租金一毛钱,还是年租。”
船厂效益一直都还行,一签就是二十年,也没有花费多少钱。
社员们还是觉得贵,乡下建房子只要能拿到材料那都不用钱呦。加上雨势越来越大,社员们才搬着凳子陆陆续续回家。
于亮东也准备冒雨去公社小学找媳妇。
他今儿还收到了亲妈的来信,叫帮忙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