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娇甭管坐船坐车,总觉返程比去程快得多。
二妞却相反,出发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路上啥啥都新鲜,窗外的景色都能盯上一个小时不会累。
返程的时候感觉累死了咋还还不到家…
路程其实也相当颠簸。
徐春娇领着二妞先从闽南坐火车到羊城。
再坐客车到有轮渡的市。
坐上了客轮颠簸着过了海到市。
马不停蹄的从市里头坐客车到县。
县城继续买客车票,一路颠簸着回到镇。
落地的时候已经晚上七八点了。
小老太本来打算搁镇子里住一晚上。
都迈开步伐了,有个男同志主动搭话问要去哪个生产队,两毛钱一个人包到家的。
瞧出一老一小的谨慎来,人家拍着心窝子表示这不改革开放了么,谁不都得想法子把日子过得好点。
人盘下了生产队的东风后三轮来拉客,总比走回去快得多吧。
二妞都累得身体直打摆,一老一小花了四毛钱就往后车厢上爬。
说句实在话,那可真是快多了,搁半路还瞧见闷头赶路的。
多拉个人还能分摊出油费,司机还挺高兴,忙问走不走,这都快到目的地了,收个几分钱就醒。
司机再仔细一瞧就嚷嚷谁家孩子大半夜赶路,瞅这年纪顶多就十一十二岁,别是离家出走了吧!
徐春娇眼神好着呢,二妞也惊呼出声,“宋哥!”
小破孩还挺乐观,没埋怨没早点碰上白走了一路,而是庆幸少走五六百米的路。
司机就得问问徐春娇,“你家的啊?”
两边都万分自然的点点头。
有个大人在就成了,司机也不纠结半拉大的孩子能不能付钱,示意上车吧。
苟宋那个兴奋劲啊,啵得啵得的就开始讲市里的好。
不白去,真真是不白去…
市里头真好啊,车子也多。
这会都快冬天了,那些卖冰棍的一天还能挣两三块钱,一个月挣十七八块钱妥妥的。
要是夏天可不就能挣得更多了么。
那些木工给人家整嫁妆,